网址:http://www.gzweining.gov.cn
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位于贵州西北部,全县总面积6298平方公里,平均海拔2200米, 是贵州省面积最大、海拔最高的县。乌蒙山脉贯穿县境,其间屹立着四座2800米以上的高峰;县境中部开阔平缓,四周低矮,峰壑交错,江河奔流,是“四江之源”(即乌江、横江的发源地,牛栏江的西源、东源,珠江的北源)。县城年平均日照数为1812小时,被誉为“百鸟之都·阳光威宁”。全县辖35个乡镇、609个行政村、15个居委会。居住着汉、彝、回、苗、布依等19个民族,总人口143万人,是毕节市唯一的少数民族自治县,贵州省唯一由三个少数民族自治的县,全国五个由三个少数民族自治的县之一。县情具有以下三个特点:
第一个特点:威宁是一块待开发的资源富集处女地。
一是交通区位优势突出。威宁是进滇入川的交通要塞,距贵阳310公里,距昆明360公里,距成都620公里,距重庆540公里;距离毕节机场、昭通机场、六盘水机场仅1小时左右车程。随着毕节至威宁高速公路的通车和威宁至六盘水、威宁至昭通高速公路、威宁机场的开工建设,威宁作为贵州西部门户城市,逐渐融入了滇中、川渝、大湄公河2小时经济圈,交通和区位优势日益凸显。
二是物产资源种类繁多。全县拥有耕地332.5万亩(航测),林地379.67万亩,森林覆盖率40.2%,成片草场和草山草坡320万亩。盛产马铃薯、荞麦、玉米等粮食作物,蔬菜、烤烟、芸豆、蘑芋等经济作物和苹果、黄梨、核桃、板粟等干鲜水果。中药材有党参、天麻、黄柏、三七、半夏、杜仲、厚朴等,是著名的“南方马铃薯之乡”、“中药材之乡”、“畜牧之乡”和“南方落叶水果基地”。
三是矿产资源丰富。有煤、铁、铅、锌、铜、金、银等30余个品种,其中煤炭资源远景储量达50亿吨,铁矿石储量1亿吨,石膏储量59.8万吨,铅锌储量60万吨。
四是水能、光能和风能资源开发前景好。水能资源蕴藏量达52.5万千瓦;低纬度、高海拔、高原台地的地理特征,使这里的光能资源和风能资源为贵州之冠,风能理论装机容量达150万千瓦。
五是旅游资源丰富多彩。原生态的“全球十佳观鸟圣地”之一的草海、西南最大的天然草场百草坪和马摆大山、被誉为“东方金字塔”的彝族向天坟遗迹、被西方誉为“海外天国”的石门坎等资源为铸造亚高原训练基地和高原湿地生态旅游城市提供了支撑;冬暖夏凉的高源气候、雄奇秀美的自然风光、多姿多彩的民族风情、广博深邃的民间文化,独特美味的地方美食等资源为培育考察观光、休闲体验、养老养生、会议培训、户外运动、民族风情展示等各类旅游服务产业提供了空间;全县适宜旅游开发的区域广,旅游线路多,配套的旅游景点和接待设施日趋完善,随着机场、铁路、高速公路的全面建设,对外交通的便捷程度在迅速改善,为打造旅游目的地提供了便利。
六是民族风情浓郁古朴。有一年一度热烈奔放的彝族火把节、庄严肃穆的回族古尔邦节、欢快明朗的苗族花山节等节庆活动;备受尊崇的彝族先祖支嘎阿鲁诞生于草海之滨,留下许多美丽的传说,民歌《阿西里西》广为传唱, 有戏剧活化石之称的彝族古戏剧“撮泰吉”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名录;反映苗族历史的《大迁徙舞》意韵悠长;布依族的《插秧歌》原始古朴。有背缮、挑花刺绣品等极富特色的民族服饰,有毛制品、剪纸、腊染等各类民族民间工艺品。多民族在这片大地上共生共荣,演绎和展示出多姿多彩的民族风情。
第二个特点:威宁是一个备受关注的扶贫主战场。
由于基础薄弱,缺乏增长极带动,贫困面大、贫困人口多、贫困程度深,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 1986年被国务院首批认定为国家级贫困县,1994年被确定为国家“八七”扶贫攻坚县。2009年被国务院明确为喀斯特地区扶贫开发综合治理试点县。2010年以来,贵州省连续两届省委书记直接联系挂帮威宁县。在新一轮改革发展中,威宁被中央明确为省直管试点县。
第三个特点:威宁是一个充满希望的发展大舞台。
曾因平西王吴三桂来乌撒,自谓“天威一到,百姓安宁”而得名的“威宁”,一直备受上级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关心关注。威宁各族人民从来不甘落后,始终奋发图强。
在“威宁试点”实践中,全县干部怀感恩之心、立奋斗之志、举发展之旗、聚团结之力,提速发展,提前脱贫,经济倍增,加快转型,为2020年与全国全省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夯实了基础。2012年经济社会发展增比进位综合测评排名位居全省18位、全市第3位,连续三年在全市综合考核中获一等奖。先后被国务院授予“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单位”,获得了“全国十二五首批最具特色魅力旅游名县”、“全国绿色能源示范县”、“全国科普示范县”等称号,100项工作获得省级表彰、300项工作获得市级表彰。
威宁资源丰富,发展前景广阔,发展机遇空前。热忱欢迎您的到来,与黑颈鹤共游一湖,吟唱山水;竭诚欢迎您前来投资开发,与威宁人民共谋发展,互利双赢,携手共创美好未来。